PLC 接伺服馬達不會動?
明明沒有警報,為什麼PLC有發送脈波卻不會動!?
檢查:
1.伺服馬達是否有SERVO ON。用手轉伺服馬達的軸心,看是否轉得動,
轉不動:正常。 至STEP 2
如果轉得動,就是沒有SERVO ON,==>查接線,或是參數。
2.PLC的發送脈波速度,調成1HZ速度,並觀查PLC的輸出燈號,看是否有閃爍。
有閃爍:PLC發送正常,查伺服。 步驟3
沒閃爍:查PLC的Y接點是否被佔用。 偏向PLC問題。
3.查伺服參數的控制方式,是否為脈波+方向?脈波的輸出方式,開集極?差動?
確認參數都正常,接線也正常,步驟4
如果有修改參數,伺服馬達可能要重新上電。
脈波跟方向的接線是否錯誤?
脈波的輸出方式,是差動Line Driver或開集極Open Collector
4.查電子齒輪比是否過大或過小?
電子齒輪比過大或過小,有可能造成,馬達在動,但動太小,看不清楚
或是超過馬達的轉速可能不會動。
PLC world
PLC 相關 機電整合 試機心得 PLC學習 設備 工程師 自動化 電控 Automation Module 伺服馬達 Servo Motor 個人生活 工作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通訊控制伺服馬達,伺服馬達該如何接線?
通訊控制伺服馬達,伺服馬達該如何接線?
使用通訊控制伺服馬達,是不是就不用接控制線了?
這是最近有人在發問的問題?
也是越來越多人走通訊控制後的問題。
其實這有兩個層面:
1.伺服馬達的接線是在接什麼?
2.通訊控制,是在控制什麼,傳什麼資料。
使用通訊控制伺服馬達,是不是就不用接控制線了?
這是最近有人在發問的問題?
也是越來越多人走通訊控制後的問題。
其實這有兩個層面:
1.伺服馬達的接線是在接什麼?
2.通訊控制,是在控制什麼,傳什麼資料。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AI會改變什麼,從"互聯網"的經驗來看看
AI話題被現在大家熱烈的討論,
什麼工作即將消失,
不趕快轉AI,就要被淘汰了。
許許多多的議題就在想像中被提出。
其實我們可以從上一個對世界有如此巨大改變的"互聯網"來看看,"互聯網"改變了什麼,或是如何演變,溶入我們的生活中。
"
以下文章擷取自:罗振宇跨年演讲全文:6种焦虑、6个答案、6个脑洞。
"
結論在最後一段話:「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
==原文==
前几年,几乎所有产业的人都在谈互联网冲击,似乎互联网是一张过时不候的船票,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大家都深陷在所谓的转型焦虑中。但是,在2017,连一个水果摊,一个烤红薯的,都已经被微信、支付宝拽到了线上,还有什么互联网转型的问题?
2017年,不管你原来有什么认知,什么处境,有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管你是一个传统超市,还是一个夫妻老婆店,都被资本,被阿里系、腾讯系的力量,用投资、并购、地推、补贴的方法拉上了轰隆隆的战车。
2017年,有一个词大热,叫“赋能”。这个词的发明人,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说:“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调动不属于你的,组织外的资源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你原来不能,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能。所以,你才会听我的调动嘛。这就叫“赋能”。反过来,我是一个小创业者,我怎么调动阿里的资源呢?就是反过来接受它的赋能嘛。
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是想,想个什么辙,我能变成一个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而今年,你还用想辙?只要你握住来自比特世界的那支赋能之手,就已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有什么转型焦虑可言?
就像在内容产业里面,很多内容生产者原本还在焦虑,怎么完成这一轮互联网转型。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不知道,像「得到」这样的公司是多么饥渴地在寻找你。
这就是我们今天问出的第三个问题,“跟不上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会被淘汰?”
所以我们开了这第三个脑洞,叫“比特化脑洞”。
什么意思?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2017年,新零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比特世界是一个需要我们攀爬的山峰。但是,2017年,比特世界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原来它哪用你攀爬?它是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脑洞。过去几年,我们经常会害怕一些大词。我们受到互联网思维、免费、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概念的冲击,我们一时恍惚,觉得这个世界下一秒就会变得陌生,我们会因此掉队。但是,明白了比特化脑洞,我们明白了,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
既然这次是这样,未来再有什么新词、大词,也许我们就不会被它们吓到。
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什麼工作即將消失,
不趕快轉AI,就要被淘汰了。
許許多多的議題就在想像中被提出。
其實我們可以從上一個對世界有如此巨大改變的"互聯網"來看看,"互聯網"改變了什麼,或是如何演變,溶入我們的生活中。
"
以下文章擷取自:罗振宇跨年演讲全文:6种焦虑、6个答案、6个脑洞。
"
結論在最後一段話:「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
==原文==
前几年,几乎所有产业的人都在谈互联网冲击,似乎互联网是一张过时不候的船票,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大家都深陷在所谓的转型焦虑中。但是,在2017,连一个水果摊,一个烤红薯的,都已经被微信、支付宝拽到了线上,还有什么互联网转型的问题?
2017年,不管你原来有什么认知,什么处境,有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管你是一个传统超市,还是一个夫妻老婆店,都被资本,被阿里系、腾讯系的力量,用投资、并购、地推、补贴的方法拉上了轰隆隆的战车。
2017年,有一个词大热,叫“赋能”。这个词的发明人,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说:“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调动不属于你的,组织外的资源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你原来不能,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能。所以,你才会听我的调动嘛。这就叫“赋能”。反过来,我是一个小创业者,我怎么调动阿里的资源呢?就是反过来接受它的赋能嘛。
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是想,想个什么辙,我能变成一个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而今年,你还用想辙?只要你握住来自比特世界的那支赋能之手,就已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有什么转型焦虑可言?
就像在内容产业里面,很多内容生产者原本还在焦虑,怎么完成这一轮互联网转型。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不知道,像「得到」这样的公司是多么饥渴地在寻找你。
这就是我们今天问出的第三个问题,“跟不上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会被淘汰?”
所以我们开了这第三个脑洞,叫“比特化脑洞”。
什么意思?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2017年,新零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比特世界是一个需要我们攀爬的山峰。但是,2017年,比特世界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原来它哪用你攀爬?它是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脑洞。过去几年,我们经常会害怕一些大词。我们受到互联网思维、免费、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概念的冲击,我们一时恍惚,觉得这个世界下一秒就会变得陌生,我们会因此掉队。但是,明白了比特化脑洞,我们明白了,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
既然这次是这样,未来再有什么新词、大词,也许我们就不会被它们吓到。
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訂閱:
文章 (Atom)